鲁迅的文章是一味中药
2021-04-21 21:15:03
  • 0
  • 0
  • 3
  • 0

鲁子渝

 2021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3月20日春分时节,我再次来到阜成门附近的鲁迅故居博物馆,参加鲁迅书店举办的文学讲座《向鲁迅学写作》,由文友徐怀远老师主讲,心理学博士王一牛主持。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此地,这里是鲁迅在北京的最后一处故居。

鲁迅生前在北京曾有四处故居:

1912-1919年,西城区(现宣武区)南半截胡同7号绍兴会馆,鲁迅在此创作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一件小事》等作品。1990年,绍兴会馆被列为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

1919-1923年,西城区八道湾胡同11号,此处诞生了《阿Q正传》、《风波》、《故乡》、《社戏》等著作和译著百多篇。2013年被拆除,重新改建后纳入北京35中学新校址。

1923-1924年,西城区砖塔胡同61号,鲁迅在此完成了《祝福》。

1924-1926年,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鲁迅完成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部分精彩华章。

这四处故居,阜成门宫门口二条19号(原号牌:阜成门三条21号)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处遗址,1949年10月19日,在鲁迅逝世13周年时正式对外开放。1950年3月,许广平先生将故居和鲁迅生前的藏书、文物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1954年初,文化部决定建立鲁迅博物馆,在故居旁增建陈列室,于195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20周年纪念日开放。

2017年年初我在创作一部短篇小说《城市的记忆》时,为了寻找创作的感觉,先拜访了鲁迅在北京的两处故居,一处就是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另一处是西城区八道湾胡同11号。我的小说以八道湾胡同11号为背景,描写2013年八道湾胡同11号鲁迅故居被拆除时,发生在故居里北漂人的故事,小说倡导要保存历史文化,幸运获得北京皮村新工人文学第一届劳动者文学奖。

我是一名七零后,在中学时代就从语文课本上学过好几篇鲁迅的文章,记得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祝福》等。那时,我并不喜欢鲁迅的文章,只是把鲁迅的文章当成科普读物,比如吃人血馒头是封建迷信,用手指按住斑蝥的脊梁,会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受年龄限制,我不能领会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和命运,我只关心鲜衣怒马少年时,且歌且行且从容的生活。等到了快四十不惑,我有了一些人生阅历,再看鲁迅的作品,才真正知道鲁迅的文章有多好,他凭借着“硬骨头”的精神和犀利的文风,为何能称霸文坛。作家余华在谈鲁迅时曾说:"鲁迅在我三十六岁的那个夜晚,从词汇回到了一个作家"。在他36岁时,再次重读鲁迅的《孔乙己》的时候,余华彻底地被鲁迅的文学作品征服了,虽然鲁迅曾经是他上学读书时期最讨厌的作家。所以,再好的东西或再好的人,没有出现在对的时间,我们无法认识其价值。

在我认识到鲁迅作品的价值时,我用中药来比喻我读鲁迅作品的感受。鲁迅作品这味中药,主要是性寒,解决心胆气虚、六神无主、头晕眼花等症状。也有性温的,可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我查到了2017年1月14日去阜成门参观鲁迅故居博物馆时,我在微信朋友圈的留言感受:天很冷,如鲁迅文章中透出的冷,不过,我的心却被冷慢慢薰热了,像用中医的方法用鼻腔吸入了中药粉剂。

虽然鲁迅生前曾有一段时间不喜欢中医,认为中医是骗人的。但同时也在读一些中医古籍,做过一些研究。据《鲁迅日记》记载,他买过《备急灸方附针灸择日》(急症灸治之专著,具临床实用性)、《脉经》(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巢氏诸病源候论》(中国最早论述病因和证候的专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学的宝贵资料)等。1930年以后,鲁迅更多的是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中医,在生活中利用中医药为家人治病,将有效的方法向亲友推荐。如1930年8月30日至9月6日的日记里,有4次写到为儿子周海婴往仁济堂买药。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中也谈到鲁迅为其治病的往事。鲁迅用带有“薄荷味”的“安福消炎膏”及芥末糊热敷背部治疗儿子的哮喘病。鲁迅在1933年的《经验》中说:“古人所传授下来的经验,有些实在是极可宝贵的,因为它曾经费去许多牺牲,而留给后人很大的益处。偶然翻翻《本草纲目》,不禁想起了这一点。”

鲁迅去日本学的是西医,最后放弃只读了一年多的医学,改用文学来医治国人的灵魂。我用中药来比喻鲁迅的文章,正是因为中药是解决人体系统的问题,而不是像西医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一个系统的整体观。

作家刘震云在北大的一次演讲中提到鲁迅的著作中有三个人物,很值得一说:第一个是我们的父亲阿Q。阿Q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最大的特点就是没老婆,出门就挨打。出门挨打不叫受欺负,但是以你的智商被欺负了却又不自知,你又是我们的父亲,我们就跟着这个父亲受欺负。第二个是特别好的母亲的形象,就是祥林嫂。祥林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没丈夫。一个孩子还被老虎吃了,她一辈子的工作要把她的悲剧讲成喜剧。第三个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孔乙己,孔乙己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腿被打断了。如果知识分子的腿被打断了,他看到的远处,比平常人还要近。

这让我想到鲁迅的文章不仅仅是中药,还是一个详细描绘病人具有什么病症的临床诊断书。社会在发展,不过阿Q、祥林嫂、孔乙己这三个人物形象或多或少还存在于我们的思想或者生活中,我们还有多少人愿意读鲁迅的文章,来解决自己的病情呢?

我坐在鲁迅书店,听着徐怀远老师的讲座《向鲁迅学写作》,面对二十多个儿童,我想起了自己上学时学习鲁迅文章的情景。徐怀远老师说,读懂鲁迅作品需要时间,需要阅历,需要反复品读。小学生先读《朝花夕拾》里面的散文;初中生读鲁迅《孔乙己》《药》等小说;高中生读鲁迅杂文、《狂人日记》等;走向社会继续读鲁迅《阿Q正传》等文章。

在鲁迅书店,我的四周摆放着鲁迅的文学经典,我的眼睛穿过书店望向远处的鲁迅故居,想像那些不平凡的文子如何在平凡的地方产生,眼前出现了鲁迅伏案创作的情景……

到了晚上六点半多,讲座结束,我依依不舍的离开鲁迅书店,离开鲁迅故居博物馆。心里想着,下次什么时间再次走进鲁迅故居,走进鲁迅曾经的时光,走进鲁迅书店,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找一味中药医治自己。

鲁迅故居博物馆大门



鲁迅故居院落


鲁迅卧室兼工作室


2017年1月,我在鲁迅故居前留影


2017年,我在北京第三十五中学拍到的鲁迅故居八道湾十一号胡同地图


2021年3月在鲁迅书店阅览区见到北京文学杂志副主编师力斌老师的书法作品,我与文友金红阳老师在书法作品前合影留念


文学讲座《向鲁迅学写作》合影留念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